找到相关内容33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净意道人”俞良臣的故事

    伪善,内有恶意,如平日见行事举止顺眼的人,我们一定会心生憎恶,但外在仍会和对方哈啦几句,看了俞良臣的故事,我们且从“动心口过”开始吧!共勉之。...夭折,俞妻哭儿女,眼睛都哭瞎了。   俞良臣自认无大过,却贫苦潦倒,明白老天为何待他以薄,在四十岁那年开始,每年岁终送灶日,他就写疏文,求灶神上天传达自己的怨尤,但是,一切困境都没有改变。四十七岁那...

    佚名

    命运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2207252576.html
  • “逆境”、“是非”观(证严法师)

    磨练自己的动心成为静心,使自己在动的境界中动心。   修行,是分分秒秒、日日年年,永恒不已的。作事,亦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。   人常困于己见。知音就是真理,不是知音就变成是非。   人最...   逆境、是非来临,心中要持一“宽”字。   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的事。没有逆境的事,值得我们作为人生的灯塔。   逆境在佛教中称为“增上缘”,碰到逆境来,应心生感激——可遇不可求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证严|静思晨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0842402672.html
  • 胎发不宜剃,睫毛不可剪

    将来孩子的睫毛就会又长又翘。听后,你能动心吗?结果又如何呢?    在儿童保健门诊,我曾见过这样的情景:一位年轻的母亲指着女儿的睫毛问医生:“为什么女儿的睫毛不像别人那样细软...头发特别稀少,为此,从满月开始剃了好几次光头,但效果仍理想,不知怎么办才好。   其实,在现实生活中,为孩子剪睫毛、剃光头的现象并不少见,家长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“锦上添花”。但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22080915605.html
  • 老子孔子皆菩萨应化-宣化上人开示

     “四十而不惑”,等到四十岁的时候,他一切的怀疑、疑惑、迷惑都断了,所以说不惑。不惑就是动心了,也就是孟子说他四十动心一样的道理。什么事情动心?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动心了。财,他也不贪,适可而止...怎么叫老子呢?因为他一出生头发也白了,胡子也白了,一出生已经就老了,所以叫老子。   老子姓李,名耳,字老聃,他到中国来,不断地努力提倡道教,而说是佛教;水月童子呢,就提倡儒教,就这么开了两条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|儒家|道家|老子|孔子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0061620623.html
  • 浴佛节“少林欢喜地”揭幕

    ,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事,发挥生而为人的珍贵价值。   释永信法师2008年的新著《动身·动心》,也于当日正式发行,内容是方丈亲身修习少林禅武与主持寺务的心得。欢喜地里准备了方丈亲笔签名的新书,...

    佚名

    |揭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07494323888.html
  • 佛魔区别:佛有慈悲心,魔有嗔恨心

      佛没有嗔恨心,魔却有嗔恨心,不同之处就在于此。佛成佛是因为魔帮助他成佛的,因为佛在菩提树下,将要证道时,天魔生嗔恨心,派魔兵、魔女来威胁、诱惑佛;可是佛动心,用定力降服魔力,所以证得佛位,因此佛是嗔恨魔的。   魔成魔的原因,是因为魔有争强论胜的心,所谓“争是胜负心,与道相违背,便生四相心,由何得三昧?”魔争不到第一,便生嗔恨心、妒忌心、障碍心。所以谁有这种思想和行为,就是魔,就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防魔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4422027003.html
  • 佛法总纲

    善,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。   二、定即禅定。禅是梵语"禅那"省称,定是梵语"三昧"译名。禅定要义,在于息虑静缘,内须打妄想,外要不乱攀缘,(外取相,内动心),这却是入道的枢纽。三藏经典中,经藏属于定学,故曰"经诠一心",一心即是定。若能入定,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;譬如盆水,扰动则混浊清,静寂则光明映照,众生的心水亦然,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。   三、慧即智慧。智是决断,慧是简择。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5640470.html
  • “无明草”与“增上缘”——“逆境”、“是非”观

    逆境、是非来临,心中要持一“宽”字。  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的事。没有逆境的事,值得我们作为人生的灯塔。  逆境在佛教中称为“增上缘”,碰到逆境来,应心生感激——可遇不可求啊!  逆境就如磨玉的磨石,发光!  人事的艰难与琢磨,就是一种考验。就像一支剑要有磨刀石来磨,剑才会利;一块璞玉要有粗石来磨,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。  修行一定要经得起磨练,磨练自己的动心成为静心,使自己在动的境界中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445512.html
  • 浅谈佛教的出世思想与入世事业

    有贪嗔、执着;有了出世思想再做入世事业,就等于文官爱财,武官怕死,见到金钱动心,遇到生死无所惧,要具备这种有所为有所为的力量,就要有出世的思想境界。  一个人如果了解以下几点,就能体悟出世的...爱念去除一分,道念不能增加一分”,佛教不是要人舍弃情爱,而是主张以智化情,以般若智慧化情爱,为情爱所苦。  (四)对自己要存不满的要求:  众生之我贪、我执、我嗔、我怨、我妒、我私等等,都是缺陷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662698.html
  • 什么是“禅悦为食”?

    我们解释“禅定”两个字的意思,外着相叫做禅,内动心叫做定,这禅定的意义。他老人家所说的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,佛告诉须菩提尊者的两句话,“取于相,如如不动”。外着相就是取于相,也就是外面的这些境界,色声香味触法不会再干扰你,你不会动心,接触的时候你不会动心,这是禅;里面生七情五欲、喜怒哀乐,不会生起这个东西,这叫定。这里面有真乐,像《论语》里面所说的,“学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3468168.html